琉璃一詞產生于古印度語,后因佛教文化而流傳至我國,琉璃瓦成為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筑物件,通常施以金黃、翠綠、碧藍等彩色鉛釉。我國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裝飾。
琉璃瓦經過歷代發展,已形成品種豐富、型制講究、裝配性強的系列產品,常用的普通瓦件有:筒瓦、板瓦、句頭瓦、滴水瓦、羅鍋瓦、折腰瓦、走獸、挑角、正吻、合角吻、垂獸、錢獸、寶頂等等。琉璃瓦中的勾頭,滴水瓦件以及走獸、釘帽、花窗和正吻、垂獸等構件采用手工成型或注漿成型。
手工成型是將坯泥拍打成泥餅,在石膏模內壓印出有花紋的坯體,稍干后起坯貼接,將工作面修整打光。
|